編者按:

村莊中,汗水滴下種子發芽

遠山里,忘我耕耘,希望在茁壯

央廣網特別推出系列報道《遠山的回響》

第三季《你好!新村民》

記錄鄉村振興的奮斗故事

譜寫新時代的山鄉巨變

車輛行駛在重慶市城口縣岔溪河河岸的彎彎山路,目光所及之處,林木幽深,崗巒險峻。河水穿過一座又一座山巒和村莊,仿佛沒有盡頭。

從縣城溯河而上,近一小時山路,才駛到沿河鄉中溪完全小學。

“余老師,你回來了!”

“余老師,我們都想你了!”

9月1日,是初秋開學第一天。教學樓前,二年級的學生們喚著他們眼前熟悉的余盟老師,紛紛奔向他身邊。

余盟本科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院。2021年,他本該就讀研究生,卻選擇保留學籍一年,前往偏遠山區的鄉村小學做支教老師。一年支教生活結束后,余盟選擇再休學一年,繼續留在村里任教。

支教期間,余盟是老師,也是10個孩子的“哥哥”。同時,他還是學校周邊兩個村空巢老人的“孩子”,更是村民眼中如同家人一般的“新村民”。

想做些“熱愛且有意義的事”

九月,桂花的香味彌漫校園。操場上,23歲的余盟正帶著學生們做游戲。他戴著近視眼鏡,穿著運動上衣、藍色牛仔褲和白色運動鞋,依舊保留著學生模樣打扮。

歇息時刻,孩子們爭相涌向余盟的身邊,有的笑,有的鬧。他臉上掛著寵溺的笑容,挨個打招呼,看起來更像一位“大哥哥”。

2021年8月,余盟原本要讀研,卻辦理休學,踏上了去支教的列車。他說,之所以選擇支教,主要因為大學期間曾有過兩次支教經歷,讓他收獲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純粹的感情,也看到了支教的意義,從此有了熱愛。

他在心中埋下一顆種子:“一個人年輕的時候,一定要做一件熱愛且有意義的事,并為之全力以赴。”

同年8月31日,他從貴州到重慶,再從重慶坐了5個多小時的大巴到達城口縣附近,然后轉車,昏昏沉沉在車上睡了很久才到達學校。他回憶,最大的感受就是“交通極其不便”。

城口縣位于大巴山南麓,地處偏遠,四面環山,曾被列為國家級深度貧困縣。因交通閉塞,在重慶地區也被稱為離重慶市最偏遠的縣城。

近年來,脫貧攻堅給城口縣帶來了巨大改變,農民從山上破舊老屋搬到山下新房。但留不住人才的問題仍然制約著山村學校的發展,“很少有教師愿意來,或者來了又走。”

目前,中溪完全小學(包括幼兒園)共有74名學生,僅有9名教師。該校副校長李興明表示,近年來,城口縣大力發展文化教育建設,老百姓對教育認可度提升,教育責任感提高,對教育質量也提出了更高追求。但是,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振興,人才留不住、進不來,仍是偏遠山區教育、醫療、經濟等發展瓶頸所在。“農村需要更多像余盟一樣的人。”

作為年輕的支教老師,余盟不僅要克服困難,還希望學有所用,為山區學校和農村帶去新的、有價值的東西。

從“天道酬勤”到“艱苦卓絕”

支教第一年,余盟大學剛畢業,沒經過專業培訓的他擔任起一年級全科老師兼班主任。然而,最大的挑戰不在于工作強度,而是內在心理壓力,那就是對一些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疏導。

小男孩凡凡來自單親家庭,因父親常年在外務工,爺爺奶奶忙于農活,缺乏父母引導和關愛,內心孤僻。余盟嘗試了多次,與凡凡還是無法深度交流。類似凡凡的情況,不止一個。作為一名老師,該如何幫助孩子們?

“走進他們真實的生活里。”余盟決定換一種方式。

放學后,他騰出時間陪凡凡等孩子吃飯、說話、玩耍;把凡凡他們當成弟弟妹妹,花很多心思引導鼓勵;為了規范寫字姿勢,為他們買坐姿矯正器……

堅持真的帶來了改變。第二學期,凡凡不再動不動就哭,而是笑容多了,也愿意交流了,其他孩子也越來越開朗活潑。

余盟為班里學生買的坐姿矯正器(央廣網記者 陳智列 攝)

“下雨天,幫我們接送孩子,暑期常叮囑孩子安全防范,給我講健康知識。這個小伙子沉得下心,能吃苦、有愛心!”村民丁奶奶說,余盟帶給孩子和村民的,遠超一位支教老師的本職工作。

教學場所并不只在校園。

慢慢地,他和村民們熟絡了起來。走在村里,他樂意與村民打招呼,村民也愿意與他聊家常……余盟來自貴州遵義,家鄉話與重慶話口音相近,交流更親近,完全看不出他是一個外鄉人。村里人也逐漸熟悉了這個“新村民”。

余盟到學生家中進行家訪(央廣網記者 陳智列 攝)

“教育的本質是培養,基礎是培養健全的人格,包括性格、心理、行為習慣。尤其對邊遠山區的孩子來說,很多方面都需要引導和關愛。”余盟總結自己的支教心得。

支教第一年時,余盟在辦公桌上放了一個寫著“天道酬勤”的擺件。他說,工作任務是可以通過勤奮戰勝的。第二年,他換上了“艱苦卓絕”。兩年間,他希望主動給自己加壓,不斷跳出舒適圈,接受更多挑戰,為這里有需要的老人和孩子們做更多有意義的事。

余盟辦公桌上的擺件(央廣網記者 汪寧 攝)

腳下的光看得見,心里的光也看得見

少了大城市的熱鬧繁華,守在僻靜的大山深處,仍有一種力量打動人心,那是愛和被愛的雙向奔赴。

蛋撻、火鍋、披薩、湯圓、烤雞翅、蒸包子……每到周末,余盟變身“大廚”,為孩子們準備各種花樣的飯菜。在由宿舍陽臺改造的簡易“廚房”里,孩子們吃到了多道以前沒吃過的美食。

此前,余盟并不會做飯,這一切的起源是 “彩紙計劃”。

“彩紙計劃”中,孩子寫下了對余盟的感謝(央廣網記者 汪寧 攝)

農村留守兒童最大的問題是陪伴和關愛的缺失。余盟希望挖掘他們真實的內心世界,帶去關愛和陪伴,留給他們一份溫暖的童年記憶。為此,他自創了“彩紙計劃”,即引導孩子在紙上寫下開心的事情、想對老師說的話、想表達的心愿。余盟通過紙條深入了解并幫他們實現心愿。

那天,余盟收到了班上小女孩若若寫的紙條:“奶奶每天回家都很晚,我放學回家沒有飯吃……”余盟得知,若若的爺爺奶奶因務農種田,晚上經常七八點鐘才能到家,孩子很晚才能吃上飯。接下來的周末,他征求若若家人同意后,將若若接到宿舍,做了她愛吃的火腿炒飯。別的孩子聽說后,也紛紛“撒嬌”說想吃,余盟便分批次“招待”他們,幾平方米的宿舍變成了孩子們的“食堂”。

今年9月開學的第一天晚上,女生寢室只有文文和可可兩人。因為怕黑不敢睡覺,余盟拿來玩具安慰鼓勵,并幫她們開好燈。當漆黑的夜色閃出光亮,他坐在宿舍門口的樓道里,一邊守護陪伴孩子入睡,一邊把電腦放在凳子上工作……夜漸深,初秋的大山涼意更濃。突然,文文從門口探出頭來,向余盟遞去一件衣服:“衣服給你!”

腳下的光是看得見的,心里的光也是看得見的。余盟沒想到,幾歲的孩子會如此細膩,“如果說自己影響著孩子,其實孩子也影響著自己。”

是廚師也是“UP主”,更是帶來愛的人

“余老師很溫和、很溫柔”“余老師是‘哄人’的‘第一高手’”“我們不會的題,余老師不會急,會慢慢地教”“我們渴了,余老師給我們買水喝,那是他剛來的時候,我們不知道他是老師,我想說謝謝余老師……”這是孩子們眼中的余盟。

在副校長李興明眼里,余盟有很濃厚的教育情懷。他記得,在支教的第一個月,學校組織了一次“生命敘事”大型活動,余盟講述了班里10個孩子的所有情況,并針對每個孩子制定了不同發展方法與激勵措施,這份用心讓人欽佩。

在家長們心中,余盟如同孩子的哥哥,讓人依賴和信任。

在老村民們看來,村里多了一位有思想、有溫度、有想法的“新村民”。余盟把新鮮的事物、新的理念講給村民聽,幫助村民解讀新的政策,耐心地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困惑……

閑暇之余,余盟當起了“UP主”,在社交平臺賬號上發些有關孩子們的視頻,但這些視頻幾乎都圍繞“關愛”展開,很少提及學習本身。他認為,年輕人要擁有更加先進、創新的理念和思想,要敢于做一些別人沒做過的事。

他說,關愛,是離愛最近的一個詞語,也是鄉村教育重要的必修課。讓優秀的學生更優秀,讓有技能的學生在某個領域更發光,讓不及格的學生盡可能進步,讓成績中等的學生找到瓶頸,然后去突破。他希望這些學生因自己的到來,而多一個關愛、并且持續關愛他們的人。

余盟認為,鄉村教育振興,“振”的是信心,“興”的是理念。山區學校雖然學生少,但理念不能丟,“如何走出一條新思路?鄉村教師肩負著新使命,他們不僅是教師,更要成為'新鄉賢'。”

余盟為學生做飯(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)

念念不忘,必有回響

峰巒重疊環繞,山路蜿蜒曲折。無數個雨天和周末,余盟一遍又一遍用腳步丈量著從村里到學校的距離。走在山環水抱的鄉間小路,抬頭望天,一座座山巒疊嶂中飄渺著白色云霧,不斷游走卻反復縈繞,純凈而靜謐。

時光飛逝,一年轉眼就過去了。2022年6月,余盟即將完成支教,他也要去讀研了。

有天上課,余盟翻開一名學生的作業本,看到一行字跡:“謝謝您,我的老師,雖然一周之后就再也見不到您了,但是我已經長大了,感謝您做我們的老師。”

“就在那時,我忍不住哭了,孩子們也哭了,我覺得應該留下來。”余盟說,但這意味著他需要辦理休學,中斷學習。這一想法遭到余盟家人的極力反對。

但余盟沒有放棄。2022年8月,他再次回到學校。這一年,余盟給自己設下新的目標。他說,要花時間讓成績優秀的學生更優秀、更有能力走出山村。要堅持關愛并持續關愛他的學生,分層訓練、因材施教,讓他們在各自方向都能找到自信。還要關愛村里的“空巢老人”。繼續在社交平臺上輸出一些有價值的視頻,引導更多人投身到鄉村教育和鄉村振興。

支教的經歷,也讓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未來規劃,他說,以前為應付各種考試、學習熱門專業,找到掙錢的工作而前行。未來,他想做更多有價值的事,投入到這個行業。“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鄉村扎根下來,而不是看到條件艱苦就離開。”

“找到自己熱愛的方向并全力以赴是終生的事。”余盟說。

有網友看了余盟的視頻后給他點贊,并發來私信鼓勵,表示深受鼓舞,也選擇了支教或去偏遠鄉村任教。

一位網友給余盟留言:“看到你的視頻,熱淚盈眶,感謝你的付出!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樣做一名鄉村教師,一定會用愛溫暖更多的孩子!”余盟說,今年9月,這名網友真的去了湖南的一所鄉村小學,擔任三年級數學老師兼班主任。“她說我給她帶來了動力,而她的選擇也讓我更有動力。”

新學期,余盟買了一部數碼相機。他有了新計劃,利用閑暇時間為村里的老人們拍一些有意思、有意義的照片。“有的老人一輩子沒走出大山,甚至沒拍過一張像樣的照片。他們同樣需要關注和關愛,鄉村建設的完善也需要更多‘新村民’的到來。”

余盟認為,新村民重在一個“新”字,思想要先進,并愿意不斷去探索和思考。他說,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但他會不斷加快自己的節奏和腳步,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。

像風走了萬里,不問歸期。

他記得,很多學生曾在紙條上寫下的一個心愿,那就是“想去看看大城市的超市和游樂場”。預計2022年底,城開高速全線建成,它將改變城口縣城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,補齊渝東北區域交通短板,助力鄉村振興,拉動大巴山區經濟發展。

余盟說,到時候,自己也希望有機會幫助孩子們完成心愿,帶著他們走出大山,到城市里好好看一看。

(文中孩子名字均為化名)

總監制:張軍 于鋒

編審:高陽

監制:王薇 趙凈 張巖 劉保奇

策劃:關宇玲 李雪南

記者:汪寧 肖慶華 白刁尹

視頻:陳智列 鄭平平

設計:張慧玲

編輯:高楊
原創版權禁止商業轉載 授權>>
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,請聯系我們:010-56807194
長按二維碼
關注精彩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