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者按:

村莊中,汗水滴下種子發芽

遠山里,忘我耕耘,希望在茁壯

央廣網特別推出系列報道《遠山的回響》

第三季《你好!新村民》

記錄鄉村振興的奮斗故事

譜寫新時代的山鄉巨變!

入秋,天氣轉涼,可眼下青山村的游客仍未間斷。

一大早,村民葉麗飛開始為房客準備早餐,一盤南瓜餅、一碟花生米、一碗清粥,帶著鄉土氣息,很快就被端上桌。

作為“村里見”民宿的老板,葉麗飛當然喜得見到這樣的場景。

回想幾年前,青山村還是個飽嘗水質污染之苦、“空心化”嚴重的古樸村莊。如今,村里的年輕人多了起來,還有70余位外地來的“新村民”到村里創業、生活。

前段時間,“新村民”教會了葉姐如何自制披薩,她自己還在后院建起了土窯。嫁到青山村幾十年,她沒想到有一天日子還能過得這樣“時髦”。

這一切變化,都與她口中的“新村民”有關。

宿命與使命

點子多,愛生活,葉姐口中的“新村民”,是張海江最為驕傲的身份。

個子很高,休閑打扮,有著典型的西北人長相,在人群中很突出,張海江就這樣出現在記者面前。

即便海歸、“雙一流”高校畢業,這些足以讓張海江有更多職業選擇,但他還是堅定自己的想法。“當時是帶著一個使命來的,創建中國第一個鄉村小水源地保護的示范地。”2015年,雙學位碩士畢業后,張海江就拖著行李只身來到了青山村。

位于浙江杭州余杭區黃湖鎮的青山村,距離杭州市中心僅需一小時車程。漫步在鄉間小道,流連于竹林清澗,滿目綠色,似乎在喚醒人內心的力量。

南方鄉村不僅秀麗,對于出生在甘肅的張海江來說,水資源更是最大的吸引力。

而張海江此行,就是為保護水源地而來。“大水源地保護很常見,但是小水源地保護不多,周圍的村莊或小鎮需在這里取水、生活。”在浙江,如張海江所言的這樣的小水源地,就有兩萬余個。

青山村的龍塢水庫就是典型的小水源地。在一大片竹林深處,龍塢水庫隱匿其間,通透碧綠,供給著青山村等周邊村子近4000名村民的日常飲用水,關乎百姓生計。

但問題也隨之而來。村里老人居多且沒有工業,多靠種毛竹謀生。而當地人為了提高竹子產量使用化肥和除草劑,水庫水質因此受到影響。

這些張海江都看在眼里,焦慮在心底。他想改善劣質水源,為當地百姓創造更安全的飲水環境。

也許,用“宿命”一詞來形容張海江的這種使命感,再準確不過。

在老家甘肅,“海江”這個名字本身就承載著西北人對水的珍視。而更讓張海江忘不掉的是,幼時父母常帶著他背水到荒山上種樹,即便是寒冬時節,父母也依然會背冰上山。成年后,本科就讀于廣州,廣闊的珠江又帶給了他不一樣的感受。此后,三年留學時光里,張海江游遍美國五大湖流域,還到過美國大陸最南端的島嶼基韋斯特。

這些經歷,帶給張海江最直觀的感受就是:水不僅影響環境,更是塑造了萬物的方方面面。他想探索一場生態變革,實踐可持續的綠色生活方式。

青山村似乎為張海江提供了絕佳的試驗溫床,即便未來并不確定。

他也正喜歡這種未知帶來的新鮮感,并自嘲是“工作狂”,調研持續了4個月后,試驗計劃逐漸清晰。

改善水質,要先從水庫周圍的土地開始。他與農戶簽訂土地流轉合同,承包下水源地周邊500多畝關鍵林地,進行集中管理。改變毛竹耕作施肥方式,徹底消除了化肥和除草劑的使用,給山林時間和空間,靜候大自然自我療愈。

這一切都需要時間。

和竹林地的土壤恢復一樣,鄉村小水源地保護示范地的創建,是一項復雜的工程,千頭萬緒。張海江決定留下,成為青山村的第一位“新村民”。

理想與實踐

張海江喜歡運動,龍塢水庫是他每天晨跑的終點。如今水質的變化幾乎可以說是“日日可見”的。

僅用三年時間,青山村水質就從Ⅲ、Ⅳ類水質提升到國家Ⅰ類水質標準。不過,他的使命才剛開始。“要想從根本上保護水源地,就得樹立村民的環保意識,探索村民的多樣化收入模式。”他覺得,這是長久之計,而非短暫改變。

他又將目光聚集在村子東邊廢棄的小學,決定將這里打造成向公眾傳遞自然環保知識、開展自然課堂的“青山自然學校”。

可他很清楚,這事兒僅靠一己之力,很難。

青年建筑師高威則是這場廢棄小學改造中的關鍵人物之一。早在2016年,他就試圖在青山村蓋一家民宿,未果后,張海江提出的青山自然學校,又給了他新的契機。

于是,他們把原有的磚混結構拆掉,運用中國最傳統的夯土材料改造,墻的內外都保留了夯土本來的土黃色,屋頂配上中式小青瓦,既古樸又靜謐。

新綠的草木、嬌艷的郁金香、嗡嗡作響的昆蟲,校園在改造下成了一個自然原生的大花園。

“你好像已經過上了我追求的財富自由以后的生活。”張海江的朋友這樣評價他。

那為什么不現在就開始這種生活?在張海江的影響下,越來越多的項目開始在青山村落地,越來越多的“新村民”在這里安家,環保工作者、設計師、鄉村創業者……有70多位。來自中科院的動物學博士朱虹昱就是其中一位。

青山自然學校(央廣網記者 關靈子 攝)

起初,朱博士作為水源地保護項目的志愿者來到青山村。后來,他果斷選擇留在青山自然學校,想多做些和自然教育有關的事。

一切都自然而然發生了。

學校建成后,在張海江的推動下,課程設計的工作落到了朱虹昱身上。

“我一直在城市里面長大,二十多年都沒見過螢火蟲,今天見到這么多螢火蟲真的很震撼。”一位參與過學校課程的游客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感慨道。

夜觀昆蟲是青山自然學校的特色課程。夏夜時分,“新村民”帶著孩子們徜徉田野,打起手電,尋找那些或五彩斑斕、或神秘低調、或霸道橫行的昆蟲伙伴們,一起沉浸在昆蟲的世界里。

如今,青山自然學校已成為青山村開展對外宣傳的窗口,每年接待參觀學習者超過1萬人次。

青山自然學校的夜觀昆蟲課程(央廣網記者 關靈子 攝)

從城市到鄉村,從國外回到國內,張海江在這些參觀者的身上也看到了自己,有了更多對生活本質的思考。

另一項計劃也悄然落地了。“我們計劃用三年時間,將青山村打造成為全國首個‘無塑料袋’村。”2019年,張海江發起“自然好鄰居”計劃。

作為青山村產業共富計劃之一,“自然好鄰居”項目提倡村民利用閑置房屋發展農家樂和民宿,并鼓勵村民采用環境友好型的生活和經營方式,來降低對自然環境的影響。

這些理念,在葉姐的民宿里就得到了很大的體現。不使用一次性制品、垃圾須分類,這些做法都擺在明面上,獎勵也更直接:表現好的民宿,會優先推薦游客入住,還能進行星級評比。

“村里定期檢查,很嚴格的。”葉姐說。

張海江心里很清楚,這些不僅幫助村民年均增收數萬元,更為持久的是,村民還會將餐飲住宿收入的一部分捐贈給可持續的水源保護,回饋水源保護項目。

這和水庫改善水質一個道理,建立“老村民”與水庫的利益關聯,才是一個生態良性循環發展的過程。

每次前往龍塢水庫探查水質,看到路上的垃圾,張海江都會習慣性地彎腰撿起,似乎已是一種肌肉記憶。而路過的村民也習慣了這樣的場景,親切地和他打著招呼。“撿一個就少一個”的環保意識早已刻在張海江心里。

融合與共生

張海江很忙,常常出差,但他對村里的情況卻了如指掌,幫助“新村民”宣傳最近的環保活動,整理青山自然學校的最新課程,為游客帶路到地圖上搜索不到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……

在探索未來鄉村發展過程中,張海江笑稱自己就像一個拓荒者。

“一個農村往下發展,必然碰到一個問題,就是有新的人進來,既會打破人口結構,同時也意味著知識結構被打破,固有觀念受到沖擊。”張海江覺得,現在中國很多農村面臨的問題是:當原本固有的觀念受到沖擊時,該如何去應對?

在青山村,張海江找到了答案——未來鄉村議事會。

這是由余杭區委統戰部門牽頭,黃湖鎮政府,青山村村委會等共同發起的,為新老村民搭建的坦誠溝通的“橋梁”。每個月最后一個星期六下午定期舉辦,新老村民和村干部各抒己見、協商共議。

青山村里還來了一位外國人。三年前,德國人Nicole跟隨先生來到青山村,與張海江一道,為新老村民舉辦堆肥培訓,推動廚余垃圾的環保處理和再利用。

還有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參與進來,包括參加議事會。

青山村航拍圖(央廣網記者 尚天宇 攝)

就在兩個月前,新老村民再次走進青山訪客中心二樓。以智慧屏為中心,桌子呈U字型擺放,大家圍坐在一起,張海江和Nicole也準時參加。以“青山村飲用水水源”為議題,議事會“劍拔弩張”。

村民率先發問,問題一個比一個犀利:“收水費就能促進大家節約用水嗎?”“之前承諾水庫再次啟用在8月底執行,還沒進展?”

張海江當然理解“老村民”心里的結,這是他扎根農村多年來的經驗。

2020年下半年,青山村因長期干旱、原有供水系統老化等問題,導致供水不穩定,龍塢水庫的水不夠用了。為保障村民飲用水穩定供應,當地水務集團對青山村進行大管網改造,一般情況下仍由龍塢水庫供水,在旱季龍塢水庫水量不足時則啟用新的水源。

然而,矛盾也就此產生。

一方面,原本免費的水要收水費,這使“老村民”無法接受。“憑什么現在讓我們交水費?”他們的理由很“充分”:“我們就想吃龍塢水庫的水,水質好,泡出來的茶不會‘渾’。”

可在“新村民”那,則認為這是常識性的東西。“‘老村民’水龍頭再不擰緊,水確實是不夠用了,冬天甚至需要水務公司派送水車挨家挨戶送水。”

村干部作為新老村民之間的紐帶,提出一個折中的辦法,這才“滅了火”:水價按照標準水價80%收取。且戶籍為本村人員,每人每月可免費使用兩噸水。

未來鄉村議事會現場(央廣網記者 尚天宇 攝)

這不是一個說服的過程,事實就擺在那里:開始收水費后,村子每天用水量由5000多噸驟降到1500噸,原計劃8月底讓村民喝到龍塢水庫的水,也提前到了8月中旬……

氣候變化不能逆轉,這是全球的事情,但這個話題,對于一個祖祖輩輩在鄉村的“老村民”來說,似乎相隔很遠。張海江覺得:“很簡單,要做到信息公開,推動向大家期望的方向發展。”

這是張海江扎根鄉村7年來積淀下來的“智慧”。

找回自我 又重建自我

張海江至今記得第一次來青山村時的感受,甚至是時間,“2015年6月28日”,他脫口而出。彼時他覺得青山村真的很美,大自然帶來的一切都是新鮮的。過了7年時間,當初的這種新鮮感還在。

不同的是,他對青山村的理解又多了一層。“很土很潮有未來”,這是張海江做客綜藝節目時對青山村的定義。

他解釋說,“很土”,并不是說它土得掉渣。它是一個農村,有農業,有世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村民,它有著中國鄉土特色。這個“土”是土地的土。而如今,隨著“新村民”的到來和青年返鄉,原本“很土”的鄉村被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文化。“也正因為這樣的傳統和新潮,才奠定了現代鄉村的未來。”他說。

青山村被杭州市余杭區政府確定為“未來鄉村實驗區”。2020年,余杭區出臺《“未來鄉村實驗區”改革實施方案》和《“未來鄉村實驗區”改革二十八條》,并選取青山村作為試點。“它很具有代表性,或許為城市周邊鄉村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。”張海江說。

2021年,張海江獲得全國保護母親河領導小組頒發的第十屆“母親河獎”綠色衛士獎,成為代表浙江獲“母親河獎”表彰的4個獲獎者之一。

張海江與他養的兩只狗(央廣網記者 尚天宇 攝)

張海江帶著新村民們所做的改變,早已超出產業變革之外。他們一方面在打破傳統,另一方面,更是在找回傳統。

曾經,村里的端午節活動隨著年輕人的離開而逐漸消亡。但在“新村民”的幫助下,傳統節日又“復活”了。新老村民延續“公益環保”理念,以村里的竹材做龍骨,利用廢棄閑置物品裝飾龍身,組成別具特色的端午游龍,穿行在青山綠水間。

“用大家都認可的,共同印刻在民族骨子里面的文化,來創造新老村民交流的機會。”張海江分享道。

如今,“端午游龍會”已連續舉辦三年,青山村“出圈”了。而“老村民”也通過傳統技藝,走向了曾經難以想象的“世界之巔”。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們走進青山村,教授村民手工藝,設計師們與6位村民用傳統竹編展現水蒸氣、云雨、葉子等意象,打造名為“The Lake湖”的裝置藝術品,共同創作了作品《水的一生》,表達水源保護的主題,還登上了米蘭設計周。

“新村民”們也在自我成長,找回自己。

“新村民”王若瑜感慨:“之前在城市里特別'宅',基本不參加任何活動,但是我可以在這里結交各種人,視野反而更開闊了,我也更愿意敞開自己了。”

外來游客,也在這里找到了心之所向。

坐在“美好咖啡廳”,點一杯清香的西柚水果茶,聽著館內播放的叮叮當當的爵士樂,望著櫥窗外的玉米稈和靜謐的鄉村夜景,讓人不禁恍惚,這是鄉村還是城市?

總監制:張軍 于鋒

編審:余京津

監制:王薇 趙凈 張巖

策劃:關宇玲 李雪南

記者:關靈子 王遲 魏煒 姜頔

視頻:尚天宇 鄭平平

設計:張慧玲

編輯:曹宇
原創版權禁止商業轉載 授權>>
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,請聯系我們:010-56807194
長按二維碼
關注精彩內容